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国家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学科,它使用诸如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等总体性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现象。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公式,用以说明宏观经济学中的“S”如何运作:
国民收入核算
两部门经济:Y = C + I,其中Y是国民收入,C是消费,I是投资。在此模型中,I = S,意味着企业投资等于居民储蓄。
三部门经济:Y = C + I + G,其中G是政府支出。此时,I = S + (T - G),其中T是税收,G是政府支出。企业投资等于居民储蓄加上政府储蓄。
四部门经济:Y = C + I + G + X - M,其中X是出口,M是进口。此时,I = S + (T - G) + (M - X),企业投资等于居民储蓄加上政府储蓄加上外国储蓄减去进口。
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投资(I)等于储蓄(S),这一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它体现了经济中的平衡状态。
边际储蓄倾向(MPS)
MPS表示增加1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MFS = S / Y。
宏观经济学特点
研究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
理解这些概念和公式有助于分析宏观经济现象,预测经济走势,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