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as是一个 命令行工具,用于监控系统活动,包括内存、I/O、分页空间、CPU和进程等。以下是Topas命令的使用方法:
基本语法
```
topas [选项]
```
常用选项
`-d`:指定要监控的磁盘数,默认为2。
`-h`:显示帮助信息。
`-i`:设置监控时间的间隔(秒),默认为2秒。
`-n`:设置被监控的网络接口数,默认为2。
`-p`:指定被监控的进程数,默认为20。
`-w`:指明被监控的WLM类的值,默认为2。
`-c`:指明被监控的CPU数,默认为2。
`-P`:显示整个全屏进程显示。
`-W`:显示全屏WLM(负载管理器)类。
子命令
`a`:显示所有被监控的不同部分(CPU、network、disk、WLM、process)。
`c`:在累积报告和最忙的CPU之间进行切换。
`d`:在最忙的磁盘和系统总的磁盘活动之间进行切换。
`h`:显示帮助信息。
`n`:在最忙的接口和系统总的网络活动之间进行切换。
`w`:在WLM类的开关之间切换。
`p`:进程的开关之间切换。
`P`:用全屏进程显示替换默认的显示。
`W`:用全屏WLM类显示替换默认显示。
`f`:移动光标到一个WLM类上,在WLM屏幕底端显示一系列进程情况。
`q`:退出程序。
`r`:更新显示。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