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分校出过许多著名人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例子: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世界著名数学天才,菲尔兹奖(世界数学最高奖)获得者,解决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1993-94年在伯克利从事博士后研究。
斯蒂芬·斯梅尔:
世界著名数学家,主攻拓扑学和动力学系统,196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1960年起一直担任伯克利数学教授直到退休。
罗伯特·奥本海默: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美国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伯克利物理学教授,在伯克利成立了著名的“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中心”。
史蒂芬·温伯格: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因对“弱电统一论”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9-1966年在伯克利担任教职。
谢尔登·格拉肖: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因对“弱电统一论”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1966年在伯克利担任(副)教授。
李政道:
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在伯克利任教(1950-1951年)。
巴特勒·拉姆泼逊: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1992年图灵奖得主,曾任微软总工程师,1967年获得伯克利博士学位。
姚期智:
著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81-1982年在伯克利担任计算机系教授。
伦纳德·阿德曼: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2002年图灵奖得主,发明了RSA加密法,先后获得伯克利数学本科学位(1968年)和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76年)。
爱德文·麦克米兰和格林·西博格:
荣誉物理学教授和化学教授,1951年因合作发现钚及9种超铀元素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欧文·查伯伦:
物理学教授,1959年因发现反质子而与伯克利已离任的艾米里奥·塞格雷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查尔斯·托尼思:
物理学教授,1964年因其创立的光激射和微路激射原理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捷斯劳·米洛兹:
荣誉斯拉夫语言文学教授,1980年因其所创作的诗歌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吉拉德·德博鲁:
经济与数学教授,1983年因其发展的供需平衡理论的数学依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
著名经济学家、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44年获得伯克利经济学本科学位。
托马斯·萨金特:
著名经济学家、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4年从伯克利本科毕业。
刘遵义: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中投香港董事长,伯克利硕士和博士学位。
钱颖一: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1-2006年任教于伯克利经济系。
张爱玲:
著名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倾城之恋》、《半生缘》等,于1969年-1971年在伯克利从事近3年的学术研究。
罗伯特·佩恩·沃伦:
美国第1位桂冠诗人、“新批评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诗人”,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1926年获得伯克利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