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权威发布:70项改革创新项目!威海统战12条措施“同心改革·聚力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8:23:00    

4月29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周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其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公绪亮,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兆文,介绍《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省委、市委陆续出台深化改革政策措施。2025年,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对统战领域重点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为落实上级改革工作部署,全市统一战线创新“工作项目化”思维,会同各区市统战部门、相关市直部门、各民主党派等,统筹谋划统战改革创新项目70项。为发挥项目引擎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委统战部制定《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2条具体工作举措,着力为改革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统战改革创新项目主要特点

实现全面覆盖。紧扣省委统战部部署的8个方面重点改革任务,共谋划70项改革创新项目,实现统战改革重点领域全覆盖,其中,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8项,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13项,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11项,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威海实践5项,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13项,健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机制7项,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10项,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3项。

体现系统观念。坚持同题共答,市县一体联动、党派合力推动、部门协同行动,区市层面、民主党派层面、市直部门层面、科室层面分别谋划项目42项、7项、9项、12项。

坚持实效导向。将实效性作为谋划改革创新项目首要标准,避免为改革而改革,坚持目标实、措施实,切实惠及企业群众、服务中心大局,真正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若干措施》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3个部分12条措施。

全链条推进项目落地。将70项改革创新项目纳入《市级统战改革创新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区市、部门、科室、党派等对改革创新项目协同攻坚。开展各领域党外人士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和思想动态调研工作,广泛联谊交友、谈心谈话,为改革凝聚共识和智慧,引导党外人士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

全周期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实效导向,在推进改革创新项目过程中,建立提升一批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实现改革成果可感可及。将改革创新项目与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同步推进,产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实践创新成果,激励争先创优,扩大改革成效。

全方位强化工作支撑。整合民主党派、社会主义学院、统战团体、驻威高校人才资源,建立分领域精准化“威海统战智库”。开展“统战高校行”活动,推进校地统战合作共建,协同推动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党外人才培养、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等工作。开展“统战干部上讲台”“统战干部大学堂”等活动,内外结合,交流经验,提升素养。建立改革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防范应对措施,力戒形式主义,全方位筑牢统战工作底线。

组织实施

为确保《若干措施》落地见效,下步,市委统战部将充分发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以统战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推进体系,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区市、各民主党派、各统战团体结合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共同发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推动改革创新工作与统战重点任务紧密融合、一体推进,真正抓在平时、融入日常。不断强化示范引领,促进改革创新经验交流互鉴,在比学赶超中推动统战工作取得更大实效,持续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统战力量。

★今年,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

今年,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聚焦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主题,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促进威海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着力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引领。广泛开展经济形势和政策培训,常态化举办“威海企业家大讲堂”系列活动,帮助民营经济人士把准政策机遇、促进企业发展。开启“儒商传承”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健全传帮带辅导机制,组织市内外年轻企业家交流互访。探索成立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威海分院,加强民营经济领域专题研究。

着力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健全政企沟通、民营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开展“深化政企沟通 助企纾困解难”活动。推动搭建国企民企融通发展平台,引导企业深化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加强与海内外威海商会联系对接,持续开展“鲁商回家乡”活动。深化“一市一品”品牌工作,加强清廉民企建设,健全评价指标,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着力深化工商联组织体系改革建设。完善工商联代表大会、执委会、常委会运行机制,创新工商联执常委培训方式,开展“一县一品”培育工作,提高促进“两个健康”工作质效。深化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改革建设,规范市总商会专委会运行,推动工商联执常委企业带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

★围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市委统战部有哪些新举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今年主要从以下3方面做好民族工作: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今年,市委统战部将研究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榴铸同心”工作品牌实施方案》,推动铸牢教育全面融入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面推进铸牢教育从“榴铸童心”向“榴铸同心”拓展延伸,打造全链条教育体系,搭建全方位宣传矩阵,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去年,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威海市委统战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今年,将创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打造一批互嵌式社区、学校、企业典型。研究出台互嵌式精致幸福社区建设有关文件,探索制定特色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实施好“乐铸坊间”“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全国试点项目,全面推进互嵌式精致幸福社区建设走深走实。

持续擦亮品牌、创先争优。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方式,争创更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持续擦亮“爱心拉面”“文登妈妈”“三学六同”等原有品牌,进一步打造“五融五美”“榴铸同心”“四树六共”等新品牌。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举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做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表彰推荐工作,培树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开展好模范事迹宣传报道。

★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基层角度,如何进行探索完善?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有智力密集、专业优势突出等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荣成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实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组织镇街分会全覆盖,曾获全省首批新阶层十佳实践创新基地。今年,将围绕上级改革工作部署,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基层路径。

持续擦亮新阶层“荣e红”工作品牌。提质打造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15处共识教育阵地,策划开展“新”心向党等30场次主题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更具向心力、凝聚力的教育引导机制、激励评价机制。

拓展提升“漫湖茶叙”活动阵地。前期,在党外人士和商圈社区最集中的樱花湖区域,以城市会客厅的理念,打造了一处以服务、交流、宣讲为主要功能的开放式活动阵地,今年计划在全市再布局5处,并探索融入双招双引、人才聚集等功能,以更好满足社区镇街新阶层活动需要。

创新实施新阶层助力“N计划”。实施助力文旅、海洋经济、新型农业、社会治理“N计划”,开展好“寻美山东”等赋能文旅行动,支持“果然”新联盟成员全链条“抱团”发展,助力北方首家海洋种质资源库、“同心e联”预制菜直播基地等涉海项目提质升级。同时,还将紧扣市委“三个大抓”和改革创新部署,启动新阶层“1+5+N”助力社会治理计划,承办好省级现场交流活动,进一步擦亮新阶层工作品牌;继续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打造、新阶层助力新就业群体等工作,争取为全市乃至全省新阶层统战工作探索新路径。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