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发布
咸、酸、苦、甜、香、麻、辣
多种滋味,百样人生
在中梁山街道
一座集各种味道
可看、可嗅、可尝的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新馆
近日开始试营业

该博物馆以火锅为代表的巴蜀传统调料、饮食文化为主题,以图文展板、多媒体、场景复原与生产线实景相结合,打造集知识传播、企业形象展示、美食体验于一体的游客互动体验空间。
“尝”遍7种味道
日前,记者前往周君记打探到,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分为A、B两个展区。A展区为新馆,位于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旁边新建大楼二楼,建筑面积约1500㎡,内容为“其味无穷——巴蜀传统调料文化展”,于2月14日开始试营业,已对外开放。
走进A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原型为汉代的陶俑厨师形象,案板上有鱼、笋、饺子等食材,随后,“咸、酸、苦、甜、香、麻、辣”7个单元的主题展览一一呈现,包含了各种味道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代表食品等的文图资料、实物展览。



这里讲述了7种味道的历史故事和来源,背后的意义和传承,借七味展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内涵,诠释五味人生的深刻哲理。在博物馆里,人们既可以感受到关于“味道”的记忆和情感,也能了解“味道”背后的历史和发展。
增加新知识新体验

B展区位于老厂房大楼,分两层,建筑面积约500㎡,内容为“知味至味——近代火锅文化展”和周君记企业历史文化展。重庆周君记火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旅游事业部经理魏昭梅介绍,B区目前正在升级打造中,增加了新的历史资料图片和细节内容、体验环节,预计本月内完成对外开放。

比如B展区新增的“油腊铺”小摊,讲解员向记者介绍,其起源为“周君记”创始人周英明的母亲张淑卿在热闹的朝天门陕西街摆的“油腊铺”小摊,卖各种干货、调料,凭着自己的做菜手艺,每天也为附近的食店炒制火锅底料。从原始作坊到现代化车间,从小小的油腊铺到知名火锅食品企业,游客们可以从企业的发展史中,窥见重庆火锅的演变历程。

制作火锅调料体验区也有扩大,可容纳260人同时进行体验。
博物馆也新增了一些互动体验环节,比如多巴胺项目、制作香包等。不久前,华玉小学的孩子们前往博物馆进行了参观研学。孩子们很感兴趣,炒火锅底料、学习营养搭配、做手工……孩子们认为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东西。
个性化游览路线
等你来感受

记者了解到,空间上,A、B展区以空中廊道相连,串联起不走“回头路”的闭合展线。内容上,以历史时间为总脉络,A展区从先秦时期讲到清代末期,B展区从现代讲到当代。两个展区既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为游客提供火锅文化全方位的展示以及具有周君记文化的个性化的游览路线。
魏昭梅介绍,周君记从2006年开始发展工业旅游,2015年推出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项目。游客在原材料展示厅,参观不同种类的辣椒、生姜、大蒜等原材料,参观传统重庆火锅的底料制作方法,还可以到生产车间观摩周君记火锅底料生产流程。参观结束后,游客再进火锅吧吃火锅。周君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研学学生3万人次。“随着研学团队越来越多,我们为了增强游客的体验,扩大重庆火锅的影响力,升级了软硬件。”她说。
如何“尝鲜”新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日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半,游览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游客可拨打65491397进行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