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泰安港一季度集疏港量247万吨 创历史新高 泰安航运实现“硬核”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2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2日讯 4月的淮河平原,绿色麦浪翻滚。安徽省蚌埠市粮食主产区的田野里,麦苗“吃”的是来自几百公里外东平县的化肥,这些化肥从泰安港经京杭大运河直抵田间。

万吨化肥下江南、万吨大列开启泰安港新版图……今年以来,泰安港发展势头迅猛,一季度实现货物集疏港量双超“百万大关”,累计集疏港量达到2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创下开港以来单季度集疏运量新高,这座内河枢纽港在“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发展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三改二”作用显现 业务范围逐步延伸

2024年12月26日,随着来自济宁的2000吨级货船顺利通过京杭运河八里湾船闸驶入东平湖,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完工并恢复通航。复航3个多月以来,泰安港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改造工程的意义凸显。

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是京杭运河山东段主航道,也是泰安港东平湖港区老湖作业区、银山作业区、彭集作业区唯一的南北通道,全长21公里,其中泰安段2.6公里。

“改造前,该段航道为三级航道,底宽45米,水深3.2米,最大可勉强通行1000吨级货船,成为制约泰安市水运发展的首要问题。” 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杨忠俭科长说,工程完工后,该段航道等级提升到二级,底宽向两侧拓宽至60米,水深挖深至4.2米,泰安港真正实现2000吨级货运船舶“通江达海”。

通航能力的提升使得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总经理解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800吨的船要跑三趟,现在2000吨的船一次搞定,单船装载量提升150%,仅运费一项就为企业节省成本超200万元。”

航道升级带来了泰安港吞吐量的急剧增长。1月20日,3250吨级货轮首航,跨出2000吨级以上货运船舶“通江达海”重要一步;3月份,泰安港单月集疏运量突破127万吨,创历史新高;泰安港一季度实现集疏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5%。

泰安港业务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至江浙沪及“两湖一江”地区。“今年,兖矿泰安港与全国煤炭、电力、钢铁等领域16家龙头企业签订2025年度中长期合同超600万吨,意向合作达1000万吨。”兖矿东平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岩说。

万吨大列破冰 “硬核”突破彰显实力

3月22日清晨,一列长达1.5公里、总重超万吨的火车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满载煤炭从山西一路向东,缓缓驶入泰安东平陆港站,泰安港正式成为全省第二个能够接驳万吨大列的内河港口。

万吨大列的成功接驳是泰安港今年一季度最“硬核”的突破。作为现代重载运输的标杆,万吨大列能够显著提升物流时效,实现时间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层突破。

兖矿泰安港物流园的智能调度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装卸进程:无人机群以厘米级精度巡航测温,翻车机12次/小时的节奏比钟摆更精准,煤炭在这里完成热值分析、自动化配比,通过3.2公里封闭式输煤廊道直抵货船。兖矿泰安港物流园“双翻卸煤-智能转运-自动装船”全流程高效装卸模式,用时8小时就能完成卸煤、配比、装船等工序。

相比传统的小列,万吨大列卸车效率能提升30%以上。王俊岩以这次运输为例,原来从山西运送这些煤炭至少需要两列车,行车装卸时间至少需要60个小时,“配合我们兖矿泰安港物流园千吨级泊位、200万吨静态储备仓和3200万吨年吞吐能力,现在我们单日接卸能力可以达到5万吨以上,预计每年可为区域经济创造物流增值效益约5亿元。”

万吨大列的接卸除了需要硬实力,软规范同样重要。为更好地给物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与引导,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专项贷款+奖补申报”,为多家航运公司争取880万元资金支持。“我们将集装箱过闸优惠、船舶拆建补贴等8类政策制成政策锦囊,通过云课堂直播+一图读懂模式走访企业23家,现场解决申报材料多、流程复杂等痛点62项。”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港口科王伟说,企业通过线上办、预约办、掌上办,原本需要120分钟办理的事项现在2分钟就能完成。

绿色智慧引领 光伏+智能助力降本增效

在泰安港彭集作业区,光伏板矩阵蓝光粼粼。这里的2.0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这座全流程自动化散货码头提供绿色动能。

泰安港一季度取得的突破中,有一项数据格外引人注目:3月18日,2.02兆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港口新增光伏“零突破”,年减排二氧化碳1800吨。

“智能控制系统使作业效率提升60%的同时,单位产品能耗较传统码头降低10%。”泰安市交通运输局航道科科长白绪涛说,光伏和岸电设施的应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万吨,约合减少燃煤4800吨。目前智慧航道系统已实现船舶待闸时间缩短25%,货物追踪准确率100%。泰安港真正实现港口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目前,泰安港已形成200万吨静态储煤能力、3200万吨年货运吞吐能力。随着老湖、滨河物流园建设提速,泰安港正构建起“港口+大宗商品交易+高端装备制造”生态圈。据介绍,今年,泰安港还将拓展船舶交易、船舶维修等配套业务,以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维护基地建设为依托,推进水上服务区建设,力争年内实现船舶停靠、补给、维修等到港即享服务。“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维护基地等项目推进后,泰安港将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南向长三角、北向京津冀、西向晋陕蒙的战略布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党委副书记董辰宏说。

闪电新闻记者 张天成 泰安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