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一地宣布:坝坝宴将不得使用野生菌、四季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15:29:00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消息,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将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新的《管理规范》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在学校食堂亦有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据医生介绍,四季豆未熟透会致中毒,严重者损伤脏器。

原文如下:

2025年2月23日起

泸州市将施行

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有效期5年

新的《管理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单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泸州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在《管理规范》中,规定了区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区县卫生健康部门、银保监部门、村(居)委员会相关职责,还对集体聚餐加工场所、食品贮存、食品加工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食品安全。如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不得提供无合法来源的散装白酒等。

《管理规范》明确了举办者、承办者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鼓励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倡导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用餐,鼓励举办者按实际需要采购食品,承办者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

此外,《管理规范》还对出现农村集体聚餐突发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立即处置、送医就诊、报告相关部门、保护现场等

同时,各级政府、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应积极参与事故救治和调查处理。明确对未经备案的从业加工服务者,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明确对不按规定办理申报备案、不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也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来源:泸州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