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尔宋玉军:少做价格内卷,多为用户着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20:45:00    

当一个行业,确实进入了市场严重饱和,且技术突破愈发困难的阶段,低价求生就会成为该行业中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生存路径。

空调行业似乎也在陷入这样一种怪圈。为了在几近饱和的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大量品牌开始把产品线的重点放在低端系列上,价格上诚然是愈发“诱人”,但也使得空调行业的所谓“产品升级”在日复一日的“内卷”中变得乏善可陈。

但这里面也有“反向操作”,比如海尔。这一次,它又“瞄上”了AI技术——

在2月22日举行的海尔AI空调新品发布暨海尔健康空调节启动会上,海尔就用一系列成果,展示了自己于价格内卷的漩涡之外,是如何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充分尊重与深挖,在空调行业的汪洋中长久领航的。

价格不应成为科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比价格”是企业谋求出路的方式之一,但它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方式,出现在家电这类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的身上,比如空调:

空调如今已成为家庭的必需品,是一种将与我们家庭生活长久相伴、一路同行的伙伴和战友;而对于一位伙伴、一位战友而言,“钞能力”不可能被我们视为判断其是否值得选择的唯一标准。

同理亦可得空调行业。比起价格,在打造空调的时候,我们显然也同样需要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那些更核心的竞争力上——

比如如何将产品做得“更贴心”,或者如何更深层次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导向的“海尔思路”

其实,空调用户的需求一直是摆在明面上的。例如南方用户最头疼的是回南天,北方则是沙尘暴或者雾霾等等,左右不过是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等。

这些困扰自然不能靠用户“自适应”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根本仍在技术。比如,究竟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因地因人制宜、精准控制得到更加适宜的温湿度?或者什么样的净化方式,才能实现更优质的空气质量?

可喜的是,借助AI等新兴技术,这一次海尔就以上问题,给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答案:

例如,海尔空调全新的AI温湿精控技术,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让墙面恢复干爽,解决南方用户“回南天”的潮湿之困;而针对北方的沙尘天,海尔洗空气系列空调仅1小时,就能有效清除PM2.5、病毒等7类污染物,让客厅拥有如阿尔卑斯山谷般的清新空气。

为了让室温体感更为舒适,卡萨帝空调以“双塔双系统”使冷暖空气分区送风,打造空间空气分层;

为了解决用户对于滤网清洗时间难以掌握、经常遗忘的困扰,海尔空调启用了AI换热器脏堵智能检测,实时监控换热器和滤网状态,及时推送提醒;

为了打破用户觉得“开空调费电”的传统成见,Leader空调以“节能型”设计,超省电max系列空调在全年开启的情况下,可以省电431度,节省电费约500元,省电率达到42%。

可以看到,今日海尔所坚持的用户导向,正在让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为用户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惊喜和改变。

做“为用户着想”的空调品牌

海尔智家副总裁、空气产业总经理宋玉军说过一句话:“少做价格内卷,多为用户着想。”

但不“卷”价格,消费者真的还会买账吗?大数据给出了答案:

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第6周,海尔空调是主流品牌中唯一实现量额双高增的。

不是用户对价格不敏感,反倒是用户对价格越来越敏感。因此用户会用“体验”的一把尺,去衡量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更值得自己付出成本去选择。

自始至终,海尔空调都想引领着整个行业走得越来越好。

于是,在过去的40年中,从中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中国第一台变频空调到自主研发换热器可变分流科技,海尔连续三次引领行业变革、驱动行业持续蝶变;

同时,海尔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在今日中国空调业诞生的34项国家标准中,有31项都是由海尔主导制定的。

“我们不擅长营销空调,我们更擅长空调的创新。”宋玉军的这句话并不掺假。海尔用事实告诉我们,价格战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但是绝不能成为唯一。

只有真正为用户着想的品牌,才是真正能够赢得用户信任的品牌,关注用户的体验才是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的“秘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