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沧州园博园、非遗展馆、南川老街、东光铁佛寺、吴桥杂技大世界等热门文旅景点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为应对景区客流高峰的道路交通压力,我市公安交管部门用科技助力警务,倾情服务游客,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称赞。

无人机巡航
“空中交警”显威
节日期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视频巡查,以南川老街、园博园、各大商场、出入市区路口、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西站等部位为重点,发现拥堵缓行后第一时间向属地大队推送,由属地大队派警处置,做到主动发现、靠前处理。
为应对市区南川老街、园博园等热门景区的人流车流高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首次启用“无人机巡航+视频巡查”双线监测模式。4台高空无人机如同“空中交警”,实时俯瞰道路动态,快速定位拥堵节点、事故隐患和违停车辆。
5月2日,南川老街因游客激增导致局部道路拥堵,无人机升空后,10分钟完成现场勘查,并同步联动地面警力前往拥堵路段,疏导分流车辆。15分钟后,景区道路恢复畅通;园博园周边车流量时常超负荷,执勤交警随时开放应急车道、增设潮汐车道,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无人机参与执勤,可以实时俯瞰道路动态,并通过高空喊话的方式提醒、制止不文明驾驶行为的发生,使交通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关注“细节”
倾情救助暖人心
5月1日12时许,盐山交警姚成江在盐山城区巡逻时,发现一辆天津牌照的轿车停在马路中央,立即上前询问司机是否需要帮助。司机告诉姚成江,当日,他驾车带着家人到沧州旅游,途经盐山城区车辆突然抛锚。了解情况后,姚成江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车辆燃油耗尽造成抛锚后,当即找来油桶,骑着摩托车买来10升汽油,注入轿车油箱里。看到轿车再次正常启动,司机握着姚成江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出行之前,咱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规划好出行路线……”在园博园、非遗展馆、南川老街等景区入口的交通指示牌清晰醒目,交警不住提醒往来游客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并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帮助游客快速找到车位;为抛锚车辆联系拖车……
据了解,这个假期,在我市各个景点,我市交警从游客不易关注的细节着手,暖心服务一直“在线”,累计救助游客80余人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结束一天执勤的交警仍未松懈。他们蹲守在景区停车场出口,用手势引导车辆有序离场;在游客服务中心旁,一杯温水、一句“注意安全”的叮嘱,成为返程游客最温暖的记忆。

线上线下配合
助力文旅宣讲安全
“五一”假期,我市公安交管部门除了现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道路畅通,还利用线上平台实时发布游客关注的出行信息。
“截至5月3日18时,沧州市园博园一号门停车场(已满)、沧炼北停车场空余(40)、工人文化宫停车场空余(16)、沧州坊停车场空余(23)……”5月3日16时,沧州市园博园游客数量激增,沧州交警微博账号发布实时停车信息,为游客提供出行停车指南。除了微博平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通过微信、抖音平台实时推送旅游景点附近路况信息和事故案例,提醒游客避开拥堵路段。
在非遗展馆外,交警化身“安全宣传员”,通过发放交通安全漫画手册、举办“交通知识问答”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中学习安全常识。现场,一位带着孩子游玩的家长感慨道:“本来担心人多车乱,没想到交警同志又指路又帮忙,连孩子都学到了安全知识。”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交警还在当地景区内设置宣传展板,结合全国典型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游客讲解安全带使用、儿童防护等知识,覆盖游客超两万人次。
据了解,节日期间,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共投入警力7425人次,保障中心城区通行车辆34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93%。
调整勤务模式
严防“带病车”上路
“五一”假期,市民纷纷出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群众出行发生变化的规律特点,提前研判设置执法阵地,灵活调整勤务模式,采取“定点值守+摩托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在景区周边道路,严查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行为,确保道路资源高效利用,突发状况“秒级响应”。
同时,各县(市、区)交警大队加大对旅游公司车辆、客运车辆、旅游包车的检查力度,对存在证照逾期未检验、交通违法较多、事故多发等安全问题,逐一督促所属企业消除车辆安全隐患。针对酒驾醉驾、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严防“带病车”上路。
截至5月5日凌晨,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案件1200余起,其中超速行驶占比35%。
(记者 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