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BB和西门子在华的这次业务整合,凸显了外资加码中国和上海的信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7 19:55:00    

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正式宣布,已完成对西门子在华开关插座业务的收购,新成立的上海ABB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其加码中国智慧建筑市场的核心载体。此次并购不仅是全球电气行业两大巨头的深度整合,更凸显出外资对中国市场长期增长的信心。

面对媒体,ABB电气智慧建筑全球总裁穆思泰(Mike Mustapha)毫不掩饰他对上海营商环境的赞赏,这事实上也成为新公司“落沪”的关键考量。据透露,未来,整合后的新公司将延续西门子+ABB的双品牌战略,继续加大创新和人才投入,为智慧家居、楼宇自动化及能源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满足中国乃至东南亚市场的需求。

“1+1>2”:全方位完善渠道和产品布局

对ABB而言,新成立的上海ABB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其在智慧建筑领域的一次关键布局。根据3月6日在相关仪式上透露的信息,未来新公司将为用户提供涵盖开关插座、家居与楼宇自动化、终端配电及能耗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运营ABB和西门子两个品牌。

谈到在华发展,穆思泰强调,中国对ABB非常重要。目前,中国是ABB全球第二大市场,是智慧建筑业务的最大单一市场。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增速是全球平均的2倍,ABB此次整合显然意在争取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ABB电气智慧建筑全球总裁穆思泰认为,中国对ABB非常重要。

过去30年,ABB深耕中国能源分配与楼宇自动化领域,但在零售渠道和终端消费市场上也存在一定短板。西门子凭借开关插座、包括智能门锁等明星产品,在华拥有很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覆盖300个城市、超万家门店的庞大分销网络。此次收购不仅让ABB获得西门子的零售渠道资源,更强化了其在家居电气终端产品的市场布局和渗透力。正如穆思泰所言:“西门子开关插座业务与ABB的智慧建筑战略十分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合过程中,ABB保留了西门子团队的核心架构,原西门子家居电气业务线负责人王峰被任命为新公司业务线总经理。穆思泰表示,此举旨在保持团队整体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增长需求,实现“1+1>2”。

逻辑重构:从“单品智能”到“全场景方案”

当被问及新公司将如何应对挑战时,穆思泰表示:“比起挑战,我更关注机遇。”

的确,随着数字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兴起,摆在智慧建筑行业面前的更多是变革中的机会。同时,快速城市化、能源转型、建筑电气化、脱碳等也为企业勾画出新增长点。

当前,单个开关、插座,无论附带何种创新元素,都很难充分承载用户对智能时代的期待。ABB智慧建筑副总裁及中国业务单元负责人邹恩昌强调,整合后新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融合ABB在楼宇自动化、能源管理的技术优势,以及西门子在家居电气终端的品类矩阵,覆盖智能照明、暖通、安防、光伏储能联动等场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ABB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家居电气创新体验中心,记者见证了最新的智能家居系统展示。从入户配电箱到灯光、新风、空调等,都已智能联网,可以进行集中式、场景化控制。不仅如此,智能家居的边界还延伸到窗帘、幕布、音响等设备,用户通过一个手机APP就能一键切换,将一系列的智慧家居终端统一设定为娱乐、健身等模式。

ABB位于上海的家居电气创新体验中心

在消费端之外,此次整合还将通过行业市场,为化解城市发展的一些难题提供助力。例如在城市更新中,ABB的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老旧小区的用电安全性;在康养项目建设中,AI和语音控制等智慧家居模块可以为行动不便者带来显著的便利,从而更好适应老龄化。此外,在国内大力推动“双碳”的背景下,新公司也高度关注绿色化趋势,邹恩昌透露,ABB将融合双方的技术优势,为整个用电侧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提升建筑能效。

强化支点:借上海优势加大创新投入

ABB在中国已深耕超过30年,在国内多个省市都布局了研发、市场和制造等板块。此次整合后,ABB决定把新公司落户上海,也是深思熟虑之举。

作为ABB在华的重要基地之一,上海的营商服务,以及在金融、创新、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有利于跨国公司构建从研发到落地的生态。事实上,ABB此前上海拥有多条核心业务线,包括ABB机器人超级工厂、上海ABB电机有限公司等。同时,原先西门子开关插座的核心决策团队,也基本上以上海为中心开展工作。用邹恩昌的话说:“ABB和上海之间,天然就具备非常高的契合度。”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ABB机器人超级工厂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此次整合过程中,ABB也着实感受到上海营商服务的高效和便捷。穆思泰强调,新公司从注册到开展常态化运营,耗时仅9个月,如此高的效率非常难得。

谈到未来规划,在并购中从西门子加盟ABB的王峰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加大研发和人才方面的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同时以开放态度链接本土产业生态,推动与国内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从而为智能建筑、智慧家居产品提供更好的扩展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