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需要年轻人,农业需要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今天(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围绕“基层一线”主题开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在介绍返乡创业经历时,这样总结多年来在农村发展的感受。
赵昭成长的白河一带,特产南阳黄牛。大学毕业以后,经常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她愈发深刻地感觉到,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农村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做了一个让大家都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养牛。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抱着这样的想法,赵昭从零开始创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时没有资金,她贷款买了牛犊、盖起厂房;没有技术,她抱着专业书籍啃硬骨头;没有经验,她虚心向村里的“牛把式”请教。从50头小牛养起,慢慢发展。走过创业的拓荒期、低谷期,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赵昭流转养殖基地225亩,同期饲养肉牛4000头,同时流转种植基地2000亩,实现种养结合,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
“我最欣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带动更多乡亲们改变多年来传统低效的生产方式。”赵昭探索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把牛粪作为种植双孢菇、养殖蚯蚓的基料,打通生态循环链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在脱贫攻坚战中,她通过技术指导产业帮扶,帮助200多位贫困户成功脱贫。赵昭说,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是她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质朴的履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