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省出版界策划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主题图书。《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我的爷爷杨靖宇》《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等图书主题鲜明突出、史料权威珍贵、内容丰富生动,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在阅读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由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反映东北抗战的战事战纪为主线,摘选了《救国时报》与东北抗联血脉相连的内容报道,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气节。《救国时报》创刊首期即刊登了杨靖宇将军的抗日文告,登载了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联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仍节衣缩食、捐资办报的感人事迹。
书中还重点摘选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通过这一海外媒体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御外辱、团结抗战的正义主张。书中还选编了陈云同志与报纸的主要创办人吴玉章积极筹措办报的经过。陈云同志还将比《西行漫记》早一年多记录红军长征经历的《随军西行见闻录》版权免费捐赠给《救国时报》,让全世界第一时间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
《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为深入研究抗战史、中共党史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始依据,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它的出版对回顾历史、激发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的爷爷杨靖宇》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内容源自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口述,以家族记忆为独特视角,通过口述加整理方式再现了杨靖宇将军鲜为人知的成长轨迹、战斗生涯及其精神品格在家族中的传承脉络。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既有历史文献的珍贵性,又有饱含血脉相连的情感温度,展现了红色基因在后代血脉中的传承。此书是一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

《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档案研究》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此书将日本关东宪兵队在投降前后未来得及彻底销毁的档案发掘整理,真实地记录了日本侵华的各种活动,多数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填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研究的空白, 更为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人类正义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史料参考。

《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史料整理与研究》由长春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完整地梳理了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的设立、改编、战时活动及战后去向等信息,不仅有助于全面研究一〇〇部队,而且对日本侵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力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违反国际公约、自上而下有组织地对华实施细菌战的罪行。

《我是谁——战争遗孤启示录》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多位日本遗孤人生经历的口述资料,部分遗孤后代的回忆,中日两国当事人、专家学者的采访和专题文章,多层面、立体化反映了日本遗孤被日本政府遗弃,被中国人收养,及至归国,融入日本社会,反哺中国人民养育之恩的近80年历史,颂扬了中国养父母的博大胸怀及中华民族宽宏大量的民族精神,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和危害进行了揭露,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历史记忆——二战盟军高级战俘羁押辽源始末》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图文并茂、叙议互映的形式,全景式多维度客观地再现了盟军高级战俘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历程和被日军关押期间的悲惨遭遇,尤其是真实地还原了盟军高级战俘们关押于辽源北大营时的历史情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获救后的际遇与人生抉择。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不仅见证了二战时期日军的反人道暴行,还见证了辽源人民的反日斗争和对盟军高级战俘的救助和物力支持。

《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书中汲取近年来抗联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完整、丰富地记叙和反映东北抗联英烈的生平和思想,对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及教育后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吉林省始终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视作肩头重大使命,深耕 “三地三摇篮” 所蕴含的深厚红色底蕴,让红色基因在时代发展中持续焕发生机。此次推出的主题图书,是对14 年浴血奋战光辉历程的深情回望,是对英烈不朽精神的庄重传承与深切致敬。这批图书的出版,以饱含敬意的笔触讴歌英雄事迹、传递英雄精神,引导广大读者在字里行间重温历史、缅怀英烈,进而凝聚起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的强大力量,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纪洋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