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中国 | “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讲好文化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57:00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平武夷山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深入挖掘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武夷山“双世遗”文化(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内涵为切入点,在4月19日至23日的行程中,包括上游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团等嘉宾,先后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桐木关正山小种、金骏眉发源地,“万里茶道”下梅村等地探访、感受了武夷山的无穷魅力、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蕴、茶文化的源远流长、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用“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福建实践,生动诠释“何以中国”。

在4月21日晚举行的启动仪式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致辞指出,要坚持以文化人,深入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充盈的博大文化情怀,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讲好八闽大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强化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运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充分展现奇秀山水间的鲜活故事。坚持开放包容,广泛挖掘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素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范、中国味、闽越韵的产品,生动讲述中外文明美美与共的故事。

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表示,“何以中国”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是塑造文化自信、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品牌活动。“闽山闽水物华新”,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文化等各方面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生动写照。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朱子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等交相辉映。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更好开展多语种、多渠道、跨平台、跨文化传播,不断讲好福建故事,以福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缩影,向世人、向世界有力展现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

武夷山市原市长张建光,武夷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余洲,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人,武夷山实验小学学生,全国人大代表、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常务副主任王风竹,武夷山市下梅村景隆号第十一代传人邹应文,“时代楷模”廖俊波亲属,以及李光洁、郭广平、林江国、张艺兴等文艺工作者都出席了启动仪式。

曾参与了武夷山申遗工作的武夷山市原市长张建光提到,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有4条,只要符合1条就可以加入,武夷山占了3条!武夷山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总量是欧洲的6至7倍。

如今,依托武夷山“双世遗”、首批国家公园等优势,南平市深入推进茶文体旅融合,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文旅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对话通过AI技术上演。朱子与孔子跨越时空的界限,一同乘上竹筏,漂流于九曲溪之上,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古老的智慧在这一刻交相辉映。

“今天的中国,处处都能找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水’。”已经80岁高龄的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人解答了什么是文化自信,他认为,文化自信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能让我们站得直、走得稳、生活得更好。他坚信,经典永不过时,“活水”奔流不息。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张艺兴在启动仪式上演唱了歌曲《精忠报国》。现场舞台融合武夷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再结合张艺兴磅礴的唱腔和国风造型,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图/东南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