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器狗也能带货!山东黑科技+文化吸粉又吸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3:55:00    

文博会上,数智山东圈粉又吸金

看文化产业如何“七十二变”闯市场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场盛会,已成为文化与各行各业相融相生的“连接器”,成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的缩影。

本届文博会,山东展区以“数智文博 化成天下”为主题,组织近百家企业、2000余种产品参展,展示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色和蓬勃的数字创新。

黑科技上新,不只为刷“存在感”

本届文博会上,山东集中推介了一批具有第一或唯一属性、领先全国的硬核企业及产品,全面展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

北交所“电竞装备第一股”青岛雷神科技带来的智能眼镜,价格不到千元、产品仅重79克,能将150英寸的震撼画面“收录”眼前。“600度以内的近视都可以直接佩戴,通过旋钮调节度数;以数据线连接手机等设备,直视前方即可观看。”工作人员陈鸿乐介绍。

“黑科技”固然“吸睛”,但并非只为刷“存在感”,其价值体现在落地应用。

来自赛飞特的机器狗“跳跳”背着山东好品到各个展区“串门儿”,圈粉无数。“不要因为可爱而忽略了它的本领。”赛飞特集团副总经理张方舟告诉记者,赛飞特的工业级大型机器狗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可搭载的设备更多、负重功能更强,目前已应用于港口、危化品搬运等安全生产场景。

硬核科技不仅圈粉观众,也获得了市场认可。

文博会现场,山东华航无人机中心与光熙电子商务产业园签约650多万元,助推无人机技术应用与产教融合双向发展;占地仅一平方米的歌尔丹拿沉浸式个人娱乐座舱“自由炮”,还未上市就引来客商询价……一个万物交叉互联、日益扩容增质的“文化+”体系在山东展区铺开。

科技创新解锁文旅新玩法

在青岛东方影都“虚拟影棚”,通过影视机械臂及电影虚拟特效技术等,亲身体验电影拍摄,创作一部专属自己的数字影视大片,成为很多观众来到山东展区的必选项。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告诉记者,山海美景、硬核技术、影视工业化场景等,让东方影都不仅成为“大片制造基地”,也成为热门旅游地。

在山东,科技创新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技术底座,也在不断拓展文旅新场景。

现场,“好客山东·齐鲁1号”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复刻真实旅途体验;歌尔创客《海岱华章》《香山汉墓》MR大空间,逼真的VR场景让体验者沉浸感、穿越感拉满;山东博物馆通过互动屏,引导观众以诗、画、纹样等媒介对明代服饰文化进行数字化探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搭建“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时空传送门”互动体验区,大型折叠屏上,3D效果数字影片还原考古现场,用VR技术让观众体验考古发掘拆解工作流程以及木椁墓室的3D复原过程。观众置身其中,当年的发掘现场和古老的历史近在眼前。

传统元素活态生金

文博会山东展区如同一枚“切片”,透过它,人们看到山东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用起来、动起来。

“唐朝中期以前的书,原来是这个样!”可观文化汉纸文创带来的龙鳞书,复古的装帧设计吸引大量爱好者。可观文化创始人薛呈介绍,一卷书几千元,造价不菲,多用于书画爱好者装帧作品、城市文旅推介等。目前,已为临沂、西安等城市文旅定制龙鳞卷。

“快看!画里的人在动!”随着观众惊呼,展台大屏上簪花仕女执扇回眸,唐代画家周昉笔下的绮罗人物图卷,以数字形态“活”了过来。山东卫视传媒·AI无界科技工作室采用AI技术将名画《簪花仕女图》进行活化,并对仕女形象进行Q版重塑,推出系列文创。

山东企业正在寻找更多样的打开方式,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当下、融入生活——泰崃天宝泰山玉达成100万元意向订单,辰禾“簪花小仕女”系列文创产品销售近千单,“锦上花”阿胶咖啡香港店即将开张……

当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接,当东方美学与现代潮流相融,山东文化产业新势力、新业态蓬勃发展,并通过一个又一个文博会这样的“窗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