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劈波逐浪向深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34:00    

劈波逐浪向深蓝

——黄骅港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梁雪冰 摄

日前,伴随巨大的预制横梁缓落在指定位置,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项目首榀预制横梁完成安装。这标志着码头上部结构施工进入关键阶段。

据了解,黄骅港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将新建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配套设施,承担专业化肥码头并兼顾钢材和其他杂货运输任务,年设计通过能力475万吨。随着工程的推进,黄骅港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征程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牢记嘱托,激活加快推进港口建设新引擎

港口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深入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强调“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沧州推进黄骅港规划建设,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聚焦打造“多功能”大港,设立港口发展建设子基金,谋划实施总投资775亿元的30个重点港口及配套项目,加快推进煤炭港区五期、30万吨级原油码头、滚装码头等项目建设,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集装箱码头一期开工,2个通用泊位主体完工,液体化工码头交工验收,拓展港口“全货类”运输功能。

聚焦打造“综合性”大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原油储备基地建设,推动国家煤炭储备基地获批开工;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集拼业务,巩固黄骅港至美日韩等集装箱航线,实现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推动综保区申报取得实质进展,完成20个内陆港布局。

聚焦打造“现代化”大港,理顺“地主港”模式,整合岸线、锚地、航道等资源,实现港口运营分类施策、规范管理;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港航领域的深度融合,实施黄骅港数字化中枢平台项目,促进大数据、区块链等港口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加快绿色建材物流园区建设,确保黄骅港污废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90%。

在此基础上,全力实施港口转型工程,推动港口运输功能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目前,黄骅港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到20条,货物吞吐量连续五年突破3亿吨,连续六年位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国际化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集聚,港产城融合跑出“加速度”

沿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创新、质优和先进生产力。

3月17日,在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的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现场,随着总重341吨的催化蒸馏塔等设备陆续安装到位,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

“作为沧州市绿色化工产业的重点企业,我们瞄准绿色化工、精细化工方向,积极谋求转型发展,于2024年4月建设了总投资102亿元的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全利说,该项目是省重点建设项目,投产后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高品质油品提质。

电子特种气体被称为“芯片血液”,应用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薄膜沉积等环节。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了年产5000吨电子特种气体项目,该项目建设的硅烷气生产装置国产化率达80%,成为全国单套产能最大的硅烷气生产装置。

眼下,该项目已开始试生产,80多米高的精馏塔稳定运行。“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电子级硅烷气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立勇说。

大项目纷至沓来,是我市深入推进沿海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20个、完成投资470亿元以上,进一步夯实沿海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围绕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着力解决“布局散、链条短”问题,积极谋划推进中国中化新材料、山立科技、博翔石墨等重点项目,聚隆化工40万吨PVC、慧源化工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绿色化工产业朝着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链条完整、高附加值方向实现大幅跨越。加快鼎泰原料药基地、八亿时空医药中间体、上海迪赛诺原料药及中间体等项目建设,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获批省级绿色原料基地。统筹培育通用航空、新能源、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渤海新区黄骅市全年计划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项目分别达300个、200个以上,全力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敞开大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3月27日下午,一列满编62车、装载124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运班列从黄骅港鸣笛启程,将在抵达石家庄国际陆港集结编组后,搭乘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直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黄骅港开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以来单次最大货运量,并首次实现满编满组整列海铁联运开行。

“此次发运的中欧班列实现了海运、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沧州港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班列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口通道,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借助中欧班列,拓展欧洲市场,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舞台。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如今,开放合作,共赢共享,已成为对外彰显“开放沧州”的重要标志。

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优势,聚焦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接央企、大型国企,京津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上海港、宁波港等先进港口,进一步加强对接合作,开展精准招商。与此同时,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物流护照计划在沧州顺利实施,加大综合保税区申报力度,提升港口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黄骅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推进与京津全面对接、全面合作,充分发挥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示范效应,深化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推动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实现实质性运转,支持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等平台开展研发中试,引导更多资源、技术和资本投向创新领域。

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将港口口岸申报、订舱、查验、检验检疫等功能前置,为临港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行走渤海之滨,黄骅港犹如一艘巨轮,正以全新的姿态,乘着春风劈波逐浪、扬帆远航。(记者 马志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