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点赞河北 | 石家庄正定有家洗车中心,老板不赚钱却很投入,为9名心智障碍者解决就业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6:51:00    

制作/朱泊宇

纵览新闻记者 边义婷

在石家庄正定县,有一家特别的洗车中心。老板虽然不赚钱,却干劲十足。9名员工也很投入,刷轮胎、冲洗、打磨、擦内饰……虽然每一道工序都要学三四百遍,可一旦学会后,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尽心尽力。

4月22日,正定县这家名叫“喜憨儿”洗车中心的负责人赵国良告诉记者,“喜憨儿”是外界对心智障碍者的称呼,这些员工目前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7岁,都毕业于正定县特殊教育学校。

今年52岁的赵国良是正定人,自2000年开始,在正定县经营一家汽车维修店,一直以来生意还不错。2022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县残联联系到赵国良,希望他能参与创办一个“喜憨儿”洗车中心。

“当时领导找到我,说这事儿肯定有困难,我也没接触过这些孩子,但心想有困难就解决呗,想太多就没法干了。” 赵国良回忆道,他没有过多犹豫,便直接答应了。

经过3个月的筹办,在正定县残联、正定县教育局和正定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参与下,正定县“喜憨儿”洗车中心于2022年9月正式开业,10名来自正定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心智障碍毕业生成为这里的员工。

赵国良正在教“喜憨儿”员工洗车。赵国良供图

“这些员工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毕业后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工作,大多只能待在家里。”赵国良说。“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成立给这些心智障碍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也减轻了“喜憨儿”家庭的压力。

然而,教心智障碍的孩子们洗车并非易事。“正常人洗车,教一两遍就会了,他们需要教300到400遍。” 赵国良感慨道。洗车流程被细致地拆分成多个环节,5人一组,每人负责一道工序,如刷轮胎、冲洗、打磨、擦内饰等。为了确保洗车质量,洗完车后,大家还要围着车转一圈,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用1到10这10个数字对应车的不同部位,谁发现没洗干净的地方,就指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经过8个月的学习,这些员工才逐渐掌握了洗车这项技能,但是洗车速度比较慢。在“喜憨儿”洗车中心,5位员工洗一辆车需要35到40分钟,而普通洗车行两位员工15分钟就能洗完。

“但他们洗得特别干净细致,让擦3遍,他们就会在心里默默数数,肯定不会擦两遍。”赵国良说。洗车行也离不开顾客的支持,每次洗车,他都会提前向顾客解释情况,顾客大多都能理解。

赵国良在工作之余带着“喜憨儿”员工玩游戏。赵国良供图

为了让“喜憨儿”更好地适应工作,自开业以来,赵国良几乎每天都在店里陪着这些员工,掌握了许多与他们相处的“小窍门”。每天中午,店里都会提供午餐和午休宿舍;洗车行的前台,总是放着棒棒糖和小零食,奖励给表现好的员工;因为员工们的数学能力较差,难以理解线上转账,所以工资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现在他们都特别懂事,眼里有活,还会主动打扫卫生。” 赵国良欣慰地说,目前,店里还有9位“喜憨儿”员工,经过两年多的工作,他们都成长了很多,也开朗了很多。许多员工已经可以每天独立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有一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整天“哭鼻子”,不让家长离开,如今已经能独立工作,还常常大方地展现唱歌、跳舞才艺。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这些员工和赵国良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有时候带了零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赵国良。在赵国良心中,他们也不仅是员工,更像是自己的孩子。

“只要他们想吃蛋糕了,就会说自己过生日,有一个孩子一年过了6次生日。”赵国良笑着说。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揭穿”,只是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从开业以来,洗车中心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单纯的笑脸,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每次拿到工资,他们从来都不先想着自己,说要给爸爸妈妈买点好吃的,给爷爷奶奶买衣服。” 这些温暖的瞬间,让赵国良更加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他说:“未来我会继续把洗车行经营下去,也希望得到各界更多的支持,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