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人高烧不退 原来是鹦鹉闹的 医生提醒:注意卫生避免感染鹦鹉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5:00:00    

前不久,一位69岁的老人突然觉得浑身发冷,紧接着连续多日高烧不退,体温升到40℃。到医院接受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经进一步检测,老人被确诊为鹦鹉热,病原体来自家里养的鹦鹉。
老人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伴有咳嗽、乏力,痰不多,肺CT提示左下肺炎,市三院老年医学科按照普通肺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佳,老人连续3天仍高烧40℃。
持续规范用药却没有响应效果,这使得医生们对诊断产生了疑问,于是再次仔细追问病史,希望能找到对病情有帮助的线索。这时候,老人的女儿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清明前后,家里添了个宠物,是一只小鹦鹉。
鹦鹉热感染后的肺部CT表现缺乏特异性,仅凭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但从目前患者的症状看,很符合鹦鹉热的临床特征。加上有鹦鹉接触史,合并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无效,老年医学科主任吴有华怀疑老人可能是得了鹦鹉热。经进一步检测,确认致病性病原——鹦鹉热衣原体,证实了吴有华主任的推测。
鹦鹉热不同于普通肺炎,青霉素和头孢对该病无效。吴有华主任调整治疗方案,老人的体温逐渐降下来了,自我感觉也好多了,各项化验指标也明显好转,目前已经出院。
据了解,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这种衣原体广泛存在于多种鸟类体内,不仅包括宠物鸟,家禽和野鸟也可能携带。当人类吸入含有衣原体的鸟类排泄物干燥后形成的气溶胶,或接触到受感染鸟类的羽毛、组织等,就有可能被感染。
人接触鹦鹉热衣原体后一般在1~2周(最长可至45天)发病。一旦感染,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等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对呼吸系统造成较大损害。
预防鹦鹉热,重点在于对鸟类的管理和个人防护。对于禽类养殖场所和鸟类交易市场,要加强通风换气,定期对鸟舍、笼子等进行消毒,及时清理鸟类排泄物。养鸟爱好者日常需保持鸟笼清洁卫生,接触鸟类前后务必洗手,不要亲吻鸟类,减少与鸟类不必要的亲密接触。在购买鸟类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健康状况良好的鸟。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应避免前往鸟类密集场所。若从事相关职业,工作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降低感染风险。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