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亘古奔流。
湖北宜昌位于长江中游的“川鄂咽喉”,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这里以232公里长江径流、两个一级流域和五个二级流域,构筑起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首先定个规矩,就是要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湖南调研考察,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立下生态规矩。
殷殷嘱托,使命在肩。近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四大检察”一体履职,创新打造“三峡生态检察官”文化品牌,以法治力量守护一江碧水,办理的6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形成的“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被湖北省委政法委评为“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创新品牌”,宜昌市检察院获得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集体)。

宜昌市检察院三峡生态检察官在中华鲟保护区科普展览馆向同学们普法。
破解船舶污染治理难题
宜昌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枢纽,每年约有6万艘(次)船舶通行待闸,由此产生的含油污水、生活垃圾等治理问题成为重大挑战。为此,宜昌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突破口,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多方协作。
2021年,宜昌市检察机关针对船舶污染问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海事、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建成11个船舶污染物接收码头和1个化学品洗舱站,并研发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净小宜”。该系统可实现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一滴污水不入江”。办理的相关案件被最高检评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船舶拆解污染是又一个难题。2022年,宜昌市检察院向11个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规范拆解行为,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并推动宜昌市政府出台《关于规范船舶拆解工作的若干意见》,从资质审核、风险防控等方面强化源头监管。该案获评202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从船舶生活生产废水处置到助推船舶拆解规范化,我们始终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宜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建桦表示。如今,宜昌正推动建设绿色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为长江航运注入更多“低碳动能”。
源头治理恢复岸线生态
在宜昌市猇亭区灯塔广场,清澈的江水与葱郁的青山相映成趣。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灰尘漫天的沙石码头。宜昌市检察院通过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关停码头、清理矿渣废水,这片昔日的“工业伤疤”,如今成为市民休闲的生态公园。
岸线治理需标本兼治。针对矿山生态破坏问题,宜都市检察院通过“回头看”督促矿区清运矿渣、复垦林地农田,栽植树木近千亩。

宜昌市检察院三峡生态检察官回访查看被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情况。
“我们不满足于办好一起案件,从个案到类案,推动源头治理。”宜昌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表示。涉矿领域生态检察专项监督行动随之应运而生,该院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行政监管部门生态复绿3513公顷、修复矿山600余公顷,挽回矿产资源损失1.8亿余元。
非法侵占岸线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针对某酒店违规修建玻璃栈道侵占长江岸线问题,宜昌市检察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监管部门拆除违章建筑11处,恢复了岸线原貌。
修复治理后的宜昌长江岸线,天高水阔、绿草如茵。如今,长江宜昌段水质稳定在Ⅱ类,江豚数量从2015年的5头增至23头,成为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
同构山水人城和韵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助力长江大保护就必须打破以行政区域、行业划分等为治理单元的传统模式,形成流域整体管治新格局。
为此,2022年8月,“三峡生态检察官”制度应运而生,宜昌市检察机关在长江流域宜昌段设立16个“长江大保护检察工作办公室”,成立12个交叉巡回检察组,对辖区内的清江、沮漳河、黄柏河、三峡库区4个流域片区开展专项检察,先后办理涉流域刑事案件192件,公益诉讼案件267件,民事行政案件26件。
与此同时,宜昌市检察院与当地水利湖泊等部门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行动,建立“行政执法+司法监督”协作机制,并与法院、公安等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作意见,共建流域司法治理新格局。
以柏临河为例,这条长江一级支流曾面临水质污染、岸线侵占等问题。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组建“守护柏临河检察官办公室”,与行政监管部门共同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水质监测、污水管网建设、岸线复绿等综合治理。如今的柏临河碧波荡漾、绿意盎然。朱建桦表示,宜昌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全力争创长江生态保护检察典范,用心护航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时代答卷
检察文化品牌是检察文化的具象化反映,是激发检察机关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湖北宜昌是三峡大坝所在地,是长江三峡的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三峡生态检察官”因江而兴、应时而生。以该品牌为牵引,宜昌市检察机关始终牢记应勇检察长“打造长江生态检察典范”嘱托,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四大检察”突出生态特色一体履职,探索实施了“五个一”路径:建立生态检察官制度、创新一体化办案模式、实行流域综合治理、推动专门检察院建设、打造检察协作“朋友圈”,构建起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新格局,为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宜昌检察样本。
2025年,三峡水运新通道全面启动建设,标志着宜昌进入了“新三峡时代”,我们将围绕湖北省委要求,努力将宜昌打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强化支点意识,抬高发展标杆,统筹抓好服务保障和借势借力的关系,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时代答卷。
(湖北省宜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朱建桦)
(检察日报 蒋长顺 邓正蛟 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