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鲁迅公园里的“安静争夺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0:11:00    

有市民向我们反映,鲁迅公园里有多支唱歌跳舞的团队,每天用外置音箱放着嘈杂的音乐,使得本该安静惬意的公园环境,吵得人心烦意乱。他们的快乐,凭什么就成为了其他游园客的困扰了呢?

周日下午的鲁迅公园里,靠近南门的广场上,5支歌友队伍圈地高歌,有合唱有独唱,还配有伴奏乐器,歌友们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嘈杂嘹亮的乐声、歌声,却让其他的游园客多有不满。“我们一般都绕着走,”一位带着孩子的游客无奈道,“太吵了,孩子没法活动。”另一位游客则直指核心:“这不是扰民吗?”

尽管公园门口有告示牌写明,园内禁止使用音响。但歌友摊子上,依然可见五花八门的扩音设备,或是直接用有扩音功能的小手麦唱歌。

记者在几支队伍中央实测,最高分贝竟达86,平均也徘徊在80左右——这喧哗甚至穿透公园围墙,侵扰附近居民的生活:“吵,从早到晚,工作日也一样。”

有附近居民表示,公园里同一时段内,最多的时候,会有十三四队几十人规模的歌友队伍拉着音响练歌,主要集中在南门广场附近,还有一些独自带音响练歌的市民,零星散在公园各处。

从去年开始,公园保安常常会举一块劝导牌来回走动,提醒大家将音量控制在70分贝内,但经常是,保安稍一走远,歌声就立马又吵了起来,几个摊位还要互相别苗头,如果保安管到自己头上来了,还会觉得委屈。一位歌友皱起眉头,指着远处其他队伍的方向:“那边分贝明明超了也没人管,我们这儿声音明明不大,保安倒常来管,这不公平!”另一位歌友提高了嗓门,带着点委屈和不解:“我们也就周末下午(一点到五点)出来玩这么一会儿,平时都不来的!就这点时间,让大家玩个痛快,声音响点又能怎么样呢?”

歌友与其他游园者的矛盾,歌友与管理方的矛盾常常瞬间点燃,各方之间的冲突、争吵在园内十分常见。保安与歌友的争执常现:“第一天我就说了别用音响!我说了多少次,你们听过一次吗?”“这儿是聊天的地方,唱歌去南广场!”

管理方介绍,类似的矛盾至少已经在公园里存在了十来年,公园也曾约谈过各团队负责人,并制定出公约,要求从开园到10点间的早锻炼时间,噪音必须控制在70分贝以下,10点后各队不得再开音响喇叭。但很少有队伍自觉守约。目前,根据《社会生活噪音排放标准》,园内对各团队的要求是,在活动时,不超过70分贝的标准。

鲁迅公园副园长石菁表示,70分贝标准是为树立“底线意识”,未来或考虑将娱乐活动集中化,为寻求宁静的游客留一片喘息之地。

对此,有专家表示,公园是一个开放场所,要平衡公园内的各方权益,重要的是保障各自“不越界”。一方面,对歌队、舞队可以采用 定向音响、噪音自动监测预警等科技手段来防止噪音扩大,同时,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也可以采用多元治理,比如请公安机关、城管部门共同介入。

鲁迅公园的噪音扰民问题,已非一日两日,公园管理方也没少做劝导等工作,但情况始终在反复回潮。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其实他们并不是反对人们在公园里载歌载舞放松心情,只是,是否能够尽量不用扩音设备,降低音量,这样在这部分人开心的同时,也能留一点宁静给其他的游园客。公园里可以有自由的律动,但应该允许安静的休息。

看看新闻记者: 张羽飞

编辑: 王岑峰,张予洋

责编: 虞之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