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违法犯罪手段的不断升级,中国银联始终秉持“支付为民”的初心,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切实履行银行卡清算机构职责与金融基础设施的担当,不断提升风控能力,加强警银协作和产业联防联控,将反诈拒赌作为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任务,全力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为人民群众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中国银联不断压实工作责任,以“技术防控”为根基,通过“便民服务”提升用户自主防范能力,依托“精准拦截”动态阻断风险,最终通过“广泛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形成“预防—拦截—响应—教育”的闭环防护体系,织密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网,多措并举构建起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牢牢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密切警银协作,筑牢反诈“第一防线”。以技术为盾,构建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自2016年上线运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银联持续面向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公安机关下发的涉案账户查询、止付、冻结等指令传输功能。平台运行近9年来,累计协助公安机关止付冻结涉案金额超7万亿元,为公安机关快速查控涉诈涉赌资金、挽回人民群众损失提供坚强保障。此外,中国银联建设司法协查系统,实现非法资金流向的一键快速查询,全力配合公安案件侦查与办理,2024年累计协查涉赌涉诈案件7000余件。
强化用卡管理,提升用户防范能力。在技术防控基础上,银联与商业银行联合推出云闪付APP“一键查卡”服务,面向全国用户开放跨行银行卡信息查询服务,便利群众强化银行卡管理。该功能自上线以来,累计覆盖全国511家银行,生成查询报告1951万份,被中宣部、公安部列为“七大反诈利器”之一。
加强科技防控,实时阻断保障资金安全。面对诈骗手段的快速迭代,中国银联依托AI与大数据技术,持续优化风险监测拦截模型,实时阻断涉赌涉诈资金链条。2021年至今,累计拦截可疑涉赌涉诈交易2亿余笔,实时阻断数万张银行卡的的高危跨境可疑交易,有效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以科技赋能金融安全,为持卡人资金安全加装“动态安全锁”。
凝聚安全共识,筑牢全民反诈防线。除技术拦截与便民服务之外,银联着力提升全民反诈意识。积极参与“反赌反诈集中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系列反诈推文,并深入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46所高校,举办专题宣讲50余场,覆盖超十万人。银联以多样化宣传形式,向社会公众科普反赌反诈基本知识,不断凝聚安全共识。
此外,针对近期不法分子伪冒“银联会议APP”等新型诈骗手段,中国银联及时通过官网发布严正公告,并再次提醒广大持卡人:
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APP软件,尽量在正规手机应用市场下载APP,保障个人银行卡账户资金安全。不要配合陌生人共享手机屏幕,高度警惕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避免泄露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对自称客服来电要求“银行卡紧贴手机”等操作,要及时通过官方途径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被骗。拒绝不当利益诱惑,请勿出租、出借自己的银行卡,协助犯罪分子转移不法资金,触犯帮信罪等法律红线。
中国银联将积极联合产业各方,全力配合公安机关防控治理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风险服务。竭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构建安全、便捷的支付环境不懈努力。